个人诚信简历APP

全国个人职场诚信公共服务平台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个人官网 > 新闻中心 > 热点聚焦 > 正文
47.2%受访者曾以虚假理由请假
作者:个人诚信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日期:2017/6/9 16:02:05 人气:
 

漫画:罗琪

  为急事所困也好,“偷懒”也好,很多人会遇到需要请假的情况,但由于学校或工作单位的规章制度,又不能随意请假。有的人为了请假,不得不找一些虚假的理由。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7.2%的受访者有过以虚假理由请假的经历,66.0%的受访者认为要建立合理的制度,批准合理的请假要求,43.7%的受访者希望给学生或员工更宽松的环境。

  受访者中,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占7.3%,专科学历的占18.7%,本科学历的占65.0%,硕士学历的占7.9%,博士学历的占0.7%。00后占1.6%,90后占22.7%,80后占49.8%,70后占19.0%,60后占5.7%。

  47.2%受访者曾以虚假理由请假

  苑鹏冲现在是北京某高校硕士研究生,回忆自己的学习生涯,他表示请假的情况并不太多。“整个大学4年,请假次数大概在5次以内,高中阶段更少”。

  调查显示,在上学阶段,9.5%的受访者每周请假一次及以上,12.9%的受访者一个月两三次,11.0%的受访者一个月一次,8.8%的受访者一个季度一次,17.3%的受访者一学期一次,6.9%的受访者一年一次,29.1%的受访者几乎不会请假。

  同时,47.2%的受访者曾以虚假的理由向老师、学校或单位请过假,41.1%的受访者没有过。

  “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了,离放寒假还有5天时间,刚好赶上我哥结婚,所以向班主任请假,但只给批准了3天。3天假期结束后,我向班主任提出续假的申请,理由是出了点小事故受伤了赶不回去。但老师没有同意,还说一切后果自负。我考虑到返回学校还需要坐9个小时的火车,便没有返校。”苑鹏冲说,虽然事后并没有被发现,但“很忐忑,引以为戒”。

  在河北石家庄工作的王旭也有过几次以虚假的理由向单位请假的经历,“确实有事,只是这件事不适合作为请假理由。比如,我多年未见的大学同学要在工作日来石家庄,我觉得应该去机场接他们,并且陪他们玩几天,但以这个理由向领导请假不太合适,于是我就以老婆怀孕不舒服,需要做检查为由请假”。

  以虚假理由请假的原因,48.2%的受访者表示是因为感觉真实理由无法通过,46.6%的受访者归因于老师或学校管理过于严苛,44.4%的受访者是想通过请假的手段得到休息或玩耍的机会,40.3%的受访者是想通过请假逃避某些事情,9.3%的受访者觉得无所谓,可以随意请假。

   66.0%受访者认为要建立合理的请假制度

  苑鹏冲认为,以虚假理由请假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甚至是一种道德缺失。“不诚实的行为发生多次,就会成为一个人的行事风格,也就是说,它会在无意中影响你的行为,影响你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不诚信行为一经发现,应该立刻制止”。

  郑开颜是一名高校教师,针对学生们以虚假理由请假的行为,她认为需要深入了解。“首先了解真实的请假原因,其次理解请假人的动机,有些理由是可以接受的,但前提是不耽误学习工作”。

  王旭也认为,以虚假理由请假的行为是因人而异,因上级领导而异的,“有些领导很认真,有些领导不在乎请假理由,做法自然不一样了”。

  你怎样评价以虚假理由请假的行为?调查中,14.3%的受访者认为无可厚非,是一种“变通”的方法;59.2%的受访者表示理解,但应该尽量避免;24.8%的受访者不支持这样的行为,认为不管怎样都不应该“欺骗”。

  在各种可能性面前,苑鹏冲认为学校或单位还是应该适当地管理请假事宜。“尤其是学校,要做好与请假同学监护人的联系工作,注意核实请假理由的真实性;其次完善请假审批与责任落实制度,对不通过正当流程请假或虚假理由请假的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

  郑开颜认为,对于学生的请假还是要严格管理。“学生处在进入社会的前一阶段,加强管理有助于帮助学生在进入社会前形成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防止学生养成懒惰、拖沓、无责任感的习惯,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要严于律己。同时,老师和学校又要兼顾人情,只要是有正当理由,符合学校有关规定的,可以准假”。

  对于请假,66.0%受访者认为要建立合理的制度,批准合理的请假要求,43.7%的受访者建议给学生或员工更宽松的环境,38.4%受访者建议适当控制学习、工作紧张程度,减少学生、员工的畏惧心理。其他建议还有:尽量严格地审核请假请求(32.7%),严肃处理虚假理由请假行为(28.7%),以及丰富课堂、工作内容,加强对学生、员工的吸引力(21.9%)。

 

网址:www.11-22.cn 或 www.11-22.org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18612761122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京ICP备15049304号-2
主办单位
中国信息协会信用信息服务专业委员会 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诚信评价研究中心 北京国创至信信息技术发展中心(运营单位)

档案查询网站档案查询网站档案查询网站